鳳眼果殼
(《廣東中藥》Ⅱ)
【異名】風眼果莢(《嶺南采藥錄》),蘋婆殼(《廣東中藥》Ⅱ)。
【來源】為梧桐科植物蘋婆的果殼。植物形態詳"鳳眼果"條。
【采集】秋季采集成熟果實,剝取外殼,曬干。
【藥材】干燥果殼鮮時呈猩紅色,干時為棕褐色,長4~6厘米,寬3~5厘米,厚約2毫米。表面皺縮不平,有縱溝,內部為赤褐色。質堅韌。
產于廣東等地。
【性味】《廣東中藥》Ⅱ:"平,淡。"
【功用主治】《廣東中藥》Ⅱ:"研末外敷治爛耳,煅灰沖酒飲治小腸疝氣,煎水洗痔瘡。"
【選方】治血痢:鳳眼果殼,和蜜棗、陳皮煎湯服。(《嶺南采藥錄》)